古诗词鉴赏答卷模板:词领全诗型
1、提问方法:
某词是全诗的重点,为何?
2、解答剖析:
古诗很讲究构思,总是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,全诗的感情基调、全诗的思想,抓住这个词命题总是可以以小见大,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。
3、答卷步骤:
(1)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有哪些用途。
(2)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有哪些用途考虑。
答卷示例1:
春夜洛城闻笛
李白
哪个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?
折柳二字是全诗的重点,折柳含义是什么?你是不是赞同重点之说,为何?
[参考答案] 折柳的含义是惜别怀远,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(步骤一)。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(步骤二)。可见折柳是全诗的重点。
答卷示例2:
江阴浮远堂
戴复古
横冈下瞰大江流,浮远堂前万里愁。
最苦无山遮望眼,淮南极目尽神州。
[注]戴复古,字式之,号石屏,南宋后期诗人。
前人觉得,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,你对此有什么怎么看?请作简要剖析。
[参考答案] 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,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哀愁和痛苦,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(步骤一)。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期望极目远眺的惯常心理,在写法上别出蹊径,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、不望又不可以的矛盾心理,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、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(步骤二)。
答卷示例3:
山行即事
王质
浮云在空碧,来往议阴晴。荷雨洒衣湿,苹①风吹袖清。
鹊声喧日出,鸥性狎波平。山色不言语。唤醒3日酲②。
[注]①:一种水草。②酲:chng,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觉,诗中指精神不振的样子。
(1)诗的首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是怎么样统领全诗的?(3分)
[参考答案] 拟人手法(1分)。由首联浮云不定议阴晴领起,颔联写荷雨、湿下起雨来;颈联写日出太阳又出来了。(2分,合情理即可给分)。
(2)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特征?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?(3分)
[参考答案] 借喜鹊的喧声表现对日出的喜悦;雨霁日出,波平如镜,爱水的鸥尽情地玩乐。有声有形、有动有静,具体形象,生动活泼,富有情趣(2分)。诗人精神愉快、神清气爽(1分,意思对即可给分)。